
—— 內部講師制度,不只是「找人上課」,更是企業文化能被複製、知識能被傳承的關鍵。
在企業內部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既是同仁、又是老師,能把第一線經驗濃縮成課程,將隱性知識轉化為能被複製的 know-how。他們,就是「內部講師」。而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,以及長期缺工問題,降低知識斷層成為企業現今重要課題之一。因此,內部講師制度早已不只是培訓配角,而是支撐企業轉型、組織學習與文化扎根的核心力量。
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《人資練功坊》活動,攜手台灣50大上市集團公司指名授課/金牌講師教練 — 廖孟彥(孟老師),解惑「為什麼企業要培養內部講師?」,並分享如何打造企業專屬的講師團隊。
與外部講師相比,內部講師來自企業內部,熟悉實務脈絡、理解組織文化、具備即戰力,能將工作經驗轉化為貼近實際的培訓內容,他們的課程更貼近實務,開發速度快,還有助於發掘更多潛力人才。
📌 內部講師的四大優勢:
外部講師擁有廣泛的產業視野與專業方法論,能為企業引入最新趨勢與策略觀點;而內部講師則深耕企業文化,熟悉組織運作,能將第一線經驗轉化為具實戰力、貼近需求的訓練內容。在企業培訓規劃上,內外部講師不是擇一,而是互補。透過搭配使用,既可擴展知識廣度,也能深化學習落地成效。
項目 | 內部講師 | 外部講師 |
---|---|---|
熟悉企業文化 | ✅ 高度融合,了解組織脈絡 | ⚠️ 需事前理解企業背景,有適應期 |
跨產業視野 | ⚠️ 以企業內部經驗為主 | ✅ 擁有多元產業、跨界經驗可借鏡 |
教材內容 | ✅ 可針對內部需求客製、即時優化 | ✅ 提供專業架構、案例、產業新知趨勢 |
適合場景 | 新人訓練、制度傳承、實務技術內訓 | 策略導入、變革啟動、領導與溝通 |
內部講師不是天生的,而是透過系統化的訓練與資源支持逐步養成,孟老師提供以下建議:
孟老師:「很多人一開始不覺得自己適合,但只要透過系統化課程激發、示範,他們會發現講師這個角色能讓自己持續成長與被看見。」
內部講師制度若要長久推動,除了訓練與教材開發,激勵制度與榮譽設計不可或缺。以下是企業最常見、也最有效的激勵方式:
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裡,企業能否穩健前行,關鍵在於是否擁有「讓知識留下來、讓人才站出來」的能力。而內部講師制度,不只是為了解決訓練問題,更是串連經驗、人才與文化的核心關鍵,為企業打造學習文化與人才梯隊的基礎工程。
如果您正準備打造企業的內部講師團隊,歡迎與緯育TibaMe for Business 合作:
我們提供完整的【內部講師訓】,規劃適合您企業的課綱與師資,協助您從零開始培養講師人才,並透過系統方法進行知識萃取、教材設計與教學能力培養,讓隱性知識顯性化,加速企業知識保存與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