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現 DEI:人資如何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
實現 DEI:人資如何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

實現 DEI:人資如何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

實現 DEI:人資如何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

實現 DEI:人資如何打造多元共融的職場

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,台灣企業面臨著落實多元、平等與共融(DEI)理念的巨大挑戰。雖然DEI的核心價值看似簡單,但實踐起來卻並不容易。本文引用麥肯錫的五大策略,給予企業人資落實DEI的建議。

Amy Cheng

2024-07-05

文章分類:

分享文章:

台灣企業推動DEI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

多元、平等、共融(DEI)的核心理念看似簡單,然而台灣企業在實踐上卻面臨許多挑戰。台灣有九成以上是中小企業,多以製造業、代工業起家,市場生存成為企業的首要目標,相較之下,照顧員工的價值議題往往被擺在次要位置甚至被忽視。 質疑的聲音不時浮現,認為成功推行DEI的國外企業大多是具備一定規模、發展相對成熟的公司。相比之下,中小企業佔多數的台灣,推廣起來自然相對困難。然而,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正確。許多國外的新創公司自創業初期便將DEI理念視為企業價值的重要基礎,未必需要額外花費大量資源來學習ESG等理念。

企業如何落實 DEI?麥肯錫提供五大策略

策略一:增加各代表職位的多元性

增加領導階層(例如:高階主管、董事會)的組成多元性,以及改善升遷管道。要達成上述目標,需透過擬定適當的目標、多樣化名單及流程變革,制定公平的任命、招聘及接班計劃。

  • 企業人資可以:
    設定可視化評鑑與升遷指標,並由數據呈現的成果作為制定任命、招聘及接班人事計畫的根據,而非依據感覺、經驗。更可透過大規模再培訓,提升員工整體對多元共融的認識後,制定出新的招募人才方式(例如:招募管道、應聘資格等),來延攬過往無法觸及的多元人才(例如:多元性別、不同階層年齡等)。

策略二:強化領導者的共融力

透過領導階層「無意識偏見訓練」,不再快速對他人下判斷,並透過自發性『意識』到這件事,減少對他人的偏見。

  • 企業人資可以:
    將「共融性領導力」列入績效評估:讓共融力成為核心工作能力,藉由領導階層有意識地實踐共融,樹立榜樣。

策略三:制度公開透明化、實現機會均等

讓員工感受到「獲得機會的公平感」,這是留住且培育多元化人才的關鍵。可以透過設定「可能達成的透明升遷、薪酬制度」來實踐。

  • 企業人資可以:
  1. 改善招聘、晉升制度:培訓評估人員辨別「受無意識偏見影響的決策」的能力,並審核現有的招聘、升遷制度,改善其中帶有偏見、歧視的部分,提升制度的公平性與透明度。
  2. 給予支持:提供員工「獲得晉升」所需的協助,例如:培訓、指導或給予特殊個案支持、客製化的協助。
  3. 評估成效:可以透過員工體驗、滿意度調查來評估組織DEI實踐成效,並觀察相關人事數據(例如:留任率、活動參與度及升遷率等),評析是否能提供給員工「真正需要的支持」。

策略四:積極處理職場的偏見、歧視等問題

積極處理職場的偏見、歧視問題,透過宣傳途徑使員工認識微侵犯的各種形式,透過了解可能侵犯他人的言語或行為,加強所有人對微侵犯行為的「識別、揭露、解決」能力,並制定對受害者完整支持、對加害者施予懲處的政策,鼓勵員工實踐、互相監督。

策略五:培養具歸屬感的企業文化

建立組織內部平等開放的文化,包括管理階層的支持、為多元化人才量身定制培育計畫,鼓勵其貢獻獨特優勢,使其感受到被重視、更真誠地投入工作。

結語

本文探討台灣企業在推動多元、平等與共融(DEI)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,雖然中小企業佔多數的台灣在推動DEI方面較具挑戰性,但這些挑戰透過麥肯錫五大策略,詳細說明了各項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法,協助企業人資落實這些理念,最終為組織、雇主和員工帶來全方位的好處。